在過去,當人們需要保值避險的時候,在安排好保值交易的寸頭后,往往將之拋到腦后。現在,這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由于很容易獲得大量地市場信息,保值商的手法也越來越老練,對技術分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自然,保值商越來越有能力做出合理的決策,選擇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數量,對他們的現貨頭寸奉獻進行對沖。歸根結底,這些決策的出發點,是以利潤為中心的。在此,我們要探討如何在這樣的決策過程中充分利用蠟燭圖技術,使之成為一門極有價值的輔助工具 。這是因為,許多蠟燭圖指標均屬于趨勢反轉信號,所以他們能夠提供可貴的線索,幫我們抉擇進行保值交易、取消保值交易,以及調整保值頭寸的不同時機。
保值商為了沖抵現有頭寸的價格風險,或者沖抵可預見的未來現貨頭寸的價格風險,需要在相應的期貨市場建立相反方向的頭寸。所謂空頭保值商指的是,保值商所承擔的現貨頭寸的價格風險來自價格下跌這一邊。例如,一位銅冶煉商可能是銅市場的空頭保值商,而一位農場主可能是農作物市場的空頭保值商。為了規避由于價格下跌所帶來的風險,空頭保值商既可以賣出期貨合約,也可以買入賣權期權,從而建立相應的空頭頭寸。一旦市場價格下跌,那么他在現貨頭寸上蒙受的虧損,從期貨頭寸或期權頭寸的對應利潤中至少能得到充分的補償。
江恩測市法則告訴我們:永不讓所持倉為轉盈為虧。所以,保值商的行為屬于市場行為。
現貨商品的最終用戶可能成為一位多頭保值商。對于多頭保值商來說,基本的現貨頭寸的風險來自于價格上升的這一邊。例如,一位襯衫制造商在生產襯衫的過程中,必須買入棉花,那么,他就可能成為棉花市場的多頭保值商。為了規避由于價格上漲所引起的風險,這位襯衫制作商既可以買入期貨合約,也可以通過買入買權期權來建立保值頭寸。萬一價格上升,那么,雖然他在現貨商品市場必須付出較高的代價,但是同時至少能夠從期貨頭寸或者期貨權頭的盈利中得到部分的補償。
在很多情況下,如果僅僅在一個價位上建立保值頭寸,還不足以完全沖抵相應現貨頭寸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保值商可能希望按照一定的比例、梯次,逐步建立保值頭寸。這樣保值商就會經常碰到以下問題:在當前市場下,應當對風險總額的多大百分比例進行保值。拉直圖技術能夠幫助我們覺得這樣的難題。這里不做過多贅述。